专利
智能制造技术专利分析简报
 
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实现数智技术在机械工业全环节广泛应用,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50%,建成不少于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8月6日:上海公布《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实现百家行业骨干企业集聚、百大创新应用场景落地与百件国际领先产品推广,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8月9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产业发展”主论坛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并配套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具身智能机器人十条”)专项支持政策,以十条硬核措施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精准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此次出台的专项政策,聚焦软硬技术协同攻关、数据要素先行先试、应用场景牵引推广、新业态全链条培育等关键领域,全国首创数据采集实训场奖励、二次开发社区支持、“打样券”、人形机器人销售补贴、供应链响应平台支持等8条支持措施,加快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抢占全球机器人产业制高点。
8月15日:《中国证券报》15日刊发文章《国资央企加力布局人工智能赛道》。文章称,中国移动上半年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收入达“几十亿元数量级”;国家能源集团“擎源”、中国石油“昆仑”等大模型相继投用;广州、深圳等多地国资企业开放数百个AI应用场景……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中央企业已布局16个重点行业800余个场景。
8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部署6大重点行动和8项基础支撑能力。
8月27日: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召开数字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议。数字中国建设十年来蹄疾步稳、走深走实,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显著提升。要进一步提高站位、超前谋划,深刻认识数字中国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认识人工智能条件下数据工作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做好当前各项工作。
8月29日:广东省政府官网发布《广东省加快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下称《方案》)。其中提出,省市有关人才政策重点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赛道领域倾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案》共提出10条举措加快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包括建强促投资工作机制、持续扩大优势产业投资、抢抓新赛道投资热点、加快重点项目攻坚、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治理水平、打造高水平承载平台、多渠道加大资金支持、加强资源要素保障、营造开放包容环境氛围等。
8月: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正加速布局人工智能领域,计划推出包括桌面机器人、拟人化Siri、带屏智能音箱及家用安防摄像头在内的多款AI硬件。其中,2027年面世的桌面型机器人被定位为“虚拟伴侣”,或成其AI生态核心;而带显示屏的智能音箱预计于2026年发布。
截至2025年8月31日,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共公开专利约705.7万件。技术领域方面,程序控制系统领域最多,为255027件,环比增长17.37%;其次为辅助装置领域,为254980件,环比增长16.6%;第三为输送装置领域,为219028件,环比增长0.98%。申请人方面,智能制造相关专利技术集中在发那科株式会社(43708件,增加480件)、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德国)(35303件,增加748件)、三菱电机株式会社(27951件,增加422件)、日立建机株式会社(26708件,增加87件)。
2025年8月新增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公开专利38562件。新增公开专利集中在发那科株式会社(143件)、哈尔滨工业大学(90件)及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83件)。新增公开专利技术集中于辅助装置领域(2248件),其次为输送装置领域(2126件),第三为机械手控制领域(1803件)。
       从专利技术发展态势来看,智能制造领域已形成以程序控制、辅助装置和输送装置三大核心技术集群。2025年8月数据显示三个显著特征:一是日本企业持续领跑,发那科以43708件专利总数和480件月增量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彰显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研发投入较大,技术实力雄厚;二是中国创新主体快速崛起,哈尔滨工业大学以90件新增专利进入全球前二、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83件新增专利进入全球前三,展现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实力的提升;三是技术演进呈现智能化趋势,程序控制专利环比增长17.37%,显示出该领域在智能制造技术中的核心地位和快速发展趋势。
产业应用方面呈现三大转型特征:首先,程序控制系统领域的专利数量最多,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推进,对程序控制系统的精度、效率和智能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预计该领域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创新点。其次,辅助装置在智能制造中起着重要的辅助和支持作用,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将有助于提高智能制造的整体效率和性能。未来,辅助装置领域可能会朝着更加智能化、多功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机械手控制领域作为新增公开专利技术的第三大领域,有1803件专利,显示出一定的增长潜力。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械手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控制技术的创新将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未来智能制造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生产和管理。不同领域的技术将相互协同,推动智能制造产业的创新发展。例如,程序控制系统可以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实现更加智能的生产调度和优化;辅助装置可以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也将有助于推动制造业的绿色发展。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和设备运行,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输送装置领域的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总之,智能制造专利技术在技术领域和申请人方面都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为智能制造产业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智能制造将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实现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文章:
						专利动态(2025.10.6-10.12)
					
					下一篇文章:
						国际动态 | 全球专利近期动态
				
	






















































